内蒙古日报呼伦贝尔8月12日电(记者 李新军)“感谢你们帮忙调解,不然真不知道何时能拿到工伤赔偿金!”8月12日,满洲里市某公司员工苏先生在拿到30万元工伤赔偿款后,对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连连致谢。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名鼎配资,正是满洲里市人社局以“仲心护航”机制推动劳动纠纷“优”解的生动缩影。
近年来,满洲里市人社局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“预防为主、调解优先、仲裁高效”为主线,推动仲裁从“事后救济”向“全程护航”转型。
在快速化解矛盾方面,当地充分发挥速裁庭作用,实行“繁简分流+轻重分离+快慢分道”工作模式,对农民工欠薪等案件启动“快立、快调、快审、快结”绿色通道,2024年以来,已成功调解劳动纠纷案件300余件,为351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019万元。
为确保公平公正,当地强化“阳光仲裁”,通过内部监督、裁审衔接、庭审公开等举措统一裁审标准,同时构建“1+N”联动机制,联合工会、司法、法院等部门形成协同治理格局,推出“流动仲裁庭”“最多跑一次”等便民措施,让维权更暖心。此外,注重源头防范,常态化走访企业,指导规范用工管理,2024年以来,已开展普法宣传92场,服务企业200余家,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。
满洲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推动仲裁服务向基层延伸、向数字化转型,既守护劳动者“钱袋子”,也护航企业“发展路”,为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。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